許多台灣女性認為,「吃冰」對健康不好,還會影響月事。韓國人可不吃這套,天氣愈冷愈要吃冰。他們說:「熱湯,就是要夏天喝才好;剉冰,當然要冬天吃才爽!」
韓國有項習俗,就是「以熱治熱」。
韓國人將一年中,北半球最熱的那段時間,分為「初伏天」、「中伏天」和「未伏天」,統稱三伏天,日期大約是國曆7月15日到8月18日間。
老人家們認為,這段日子氣溫過高,人們容易懶洋洋沒有力氣,必須吃參雞湯補身體,因此三伏天吃參雞湯是韓國的傳統。
根據韓國漢醫師(中醫)的說法,民眾常在夏天吃生冷食物(如吃冰、冷麵、飲料等),現代人常待在冷氣房,風寒溼邪反而比冬天更容易入侵人體。吃熱呼呼的參雞湯,不但有助於皮膚毛細孔打開,將汗逼出體外來降溫消暑,營養的人參還能補充體力。
所以,韓國的參雞湯店,每年都在三伏天裡大發利市,經常看到客人臉上掛著汗珠,猛嗑參雞湯。
現在的韓國年輕人還是相信「以熱治熱」養生之道。不過,他們更流行「吃冰過冬」,即使穿著厚外套、開著暖氣,也要在零下氣溫的冬天裡吃碗冰。
首爾建國大學學區有家冰品量販店,店內滿滿是國產冰棒、甜筒、冰淇淋,價格是便利商店的一半。夏天時,這家店擠滿排隊人潮,1天可以賣出上萬支冰棒,冬天時客人依舊大排長龍,只因韓國人有「天氣再冷也要吃冰」的習慣。
除了冰棒店外,韓國的剉冰連鎖店也非常受歡迎,特別是在冬天,許多年輕人會到這類燈光美、氣氛佳的連鎖冰店或咖啡廳,邊吹暖氣邊吃冰。就像台灣人也會在熱得要命的夏天,去火鍋店吹冷氣、吃麻辣鍋一樣。
韓國最大的連鎖剉冰店是「雪冰」,在韓國開了近500家分店。「雪冰」最早是咖啡廳,成立於2010年,當時以年糕為主打。由於店內的年糕冰特別受歡迎,於是逐漸轉型為冰店。2014年進軍百貨公司,一口氣在韓國開490家店,如今在大陸與泰國都有分店。
雪冰在首爾的門市規模都相當大,往往有百坪空間,時尚的裝潢和寬敞座位,樣樣符合韓國年輕人口味。有別於過去以年糕冰為主打商品,這幾年逐漸將商品轉朝水果發展,夏季有哈蜜瓜、水蜜桃冰,冬季則有草莓和香蕉冰。
除了雪冰外,美國品牌31冰淇淋在韓國有數百家門市,各家連鎖咖啡廳,也都有剉冰或冰淇淋相關商品,可見「韓國人冬天吃冰」的習慣,讓冰店成為韓國另一項「特產」。今年冬天如果你有機會到韓國,可別忘了到這些冰店,體驗一下「外頭下大雪、嘴裡下小雪」的快感!
王天中
63年次,銘傳大傳系畢業。曾任職《大成報》、《經濟日報》、《蘋果日報》及智冠科技,現為《時報周刊》韓國特派員,熟悉財經、科技及企管領域,熱愛韓國流行文化、音樂及各種寫作。
更多精采內容,詳見最新出刊2075期《時報周刊》,一套雙本特價69元。